《国王的演讲》——你比所有人都更勇敢


想象一下,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在千万人面前演讲,但是你却因为口吃,整整两分钟只说出了一个字,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时代背景为英国温莎王朝时期(1917年至今),时值英国乔治五世国王在位期间,其次子约克公爵患有严重口吃。

而当时正好是无线电技术刚刚走进人民群众生活的时代,王室的演讲要面对千千万万的群众,而约克公爵的口吃让他的每次公众演讲几乎都变成了"灾难"。



但戏谑的是,1936年乔治五世去世,其长子爱德华即位,然而爱德华八世"爱美人不爱江山",竟然要求迎娶当时已经离异过一次并且还在寻求第二次离异的辛普森夫人,此举引得教会和政府极为不满,最终爱德华八世于此年退位。

口吃的约克公爵无奈的成为了大英皇帝也就是乔治六世。



在自己仓促即位,而德国又紧逼英国的局势下,乔治六世当时必须要进行很多战时演讲,而他的口吃缺陷这个时候变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乔治六世:“如果我是国王,我的权力又在哪里?我能宣战么?我能组建政府?提高税收?都不行!可我还是要出面坐头把交椅,就因为整个国家都相信…我的声音代表着他们。但我却说不来!”



尽管乔治六世为治疗自己的口吃做过诸多尝试,如肌肉放松治疗、口含玻璃珠进行语言练习、大量吸食香烟来放松喉部肌肉,但收效甚微,直到他遇见了一位“怪医”——莱纳尔。 


从这里开始,另外一种治疗视角走进了乔治六世的视野。

伯蒂也就是乔治六世以前只接受过单纯的物理治疗,而莱纳尔坚持以平等身份进行治疗,并且他认为身体上的缺陷与心理上的缺陷脱不了干系。

欲治其身先治其心

莱纳尔医生发现在给伯蒂戴上耳机,里面播放嘈杂的音乐,让他听不见自己声音的时候,他就可以连贯地讲完一整段话。这说明,伯蒂的口吃是心因性的并且是可以治疗改善的。



而随着他们治疗关系的拉近,伯蒂渐渐向莱纳尔袒露心扉,他揭露了自己那痛苦且饱受虐待的童年。

“第一任奶妈经常在我父母来探望的时候掐我,这样我就会大声哭,接着她就会把我带回房间,并且不给我东西吃,这样持续了三年才被发现,这导致我有很严重的胃病。”

“我小时候是左撇子,我父亲强制让我使用右手,还有我的X形腿,为了矫正它,我每天都绑着金属板睡觉,很痛。”

"当然.,所有人都嘲笑过我的口吃。"



在此,作为一个心理学人,脑海中对伯蒂的口吃缺陷有了一些概念化的词语。

“心因性口吃——躯体形式障碍。”

莱纳尔医生在电影中说,没有人是天生的口吃,我们说不出话的原因总是由于某些创伤。

而伯蒂,则是他的悲惨童年带给他的创伤,是他的愤怒、焦虑、恐惧的情绪没有得到发泄的结果。

他如果要发泄愤怒,势必要攻击他的父亲和兄长,但是他依赖于父亲和兄长而生存,情绪被压抑、恐惧无处言说、愤怒无法排解,他开始攻击自己的躯体,变成了口吃。



随着莱纳尔医生走进伯蒂的内心,两人在治疗的过程中缔造了深厚的友谊。

“朋友本来就是倾诉对象。”

“我本来不会知道。”



在莱纳尔医生的陪伴、聆听、支持下(有点像心理治疗),伯蒂开始逐渐从不自信的状态下走了出来,他积极的治疗自己的口吃并且勇敢捍卫自己的权利。


"黑夜中的烛光,比骄阳还要耀眼"


在影片的最后,乔治六世在对德国的战时演讲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乔治六世战时演讲的成功鼓舞了民族士气,增加了威望。

使王室从名望很低到成为带领国家迈向胜利的楷模,成为在二战中保持英国人民斗志的重要因素。


戏外说:乔治六世经历过三任首相:鲍德温—张伯伦—丘吉尔,而他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毫无保留地支持了丘吉尔对德国的战时领导,他和丘吉尔建立了“英国现代史上君主和首相之间最亲密的私人关系”,可以说丘吉尔领导英国政府取得的胜利也离不开这位英国国王的支持。


心因性口吃的内容补充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沪ICP备2021024723号-1